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作文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

时间:2024-06-25 01:19:44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合集15篇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合集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喜欢的诗人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1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高峰,在那个恢弘壮阔的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大诗人:有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有善写边塞诗的王昌龄,有善写田园诗的王维……在这些大诗人当中,我最喜欢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大气磅礴,充满着天马行空似的瑰丽想象。他一生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观尽世间美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读起来朗朗上口,荡气回肠。

我喜欢李白,还因为他是一个典型的乐天派。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于极度苦闷之时,又踏上了云游祖国壮丽山河的旅途。就是在这一时期,他与好友岑夫子和丹丘生登高宴饮,借酒放歌,并写下千古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那遇到困难,乐观豁达的的性格值得我们现代的人好好学习。

李白有着传奇的一生,他的生活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一首诗,一壶酒,一曲长歌,一剑天涯!他,飘逸潇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不畏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嗜酒成性,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他是我最喜欢的唐代诗人!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2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唐代的孟郊。

因为他写了500多篇诗,其中有的诗篇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

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句,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狭窄的心情。

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

我最喜欢的诗,那就属他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因为,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正如雨果所说“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3

唐,一个神秘又浪漫的朝代,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凄美爱情让人泪目。也有李白的豪情,道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名句。似乎盛唐就是人们最爱讨论的话题之一。

而晚唐,显得动荡不安,安史之乱更是让唐,奄奄一息;这样看,晚唐就显得更加的悲情了。而我爱的这位唐代诗人,正出于凄凉的晚唐,他的名字叫贾岛。

谈到贾岛,第一反应必是“郊寒岛瘦”,想到了诗奴。贾岛不算大才之人,他受教于韩愈,却频繁落第,难道是韩愈看错人了?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就像那个家喻户晓得故事。那天贾岛正琢磨着自己的新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想着想着也没看路,就撞见了韩愈。韩愈也是读书人,帮他改了一个字“敲”,并有了“推敲”的典故。

这是引子。但却体现了贾岛的专注与执着。那么,如果贾岛没有撞到韩愈,也没改这历史性的一笔。贾岛是否就沉没在这诗坛了呢?

这就要谈到贾岛靠得是什么?他靠的是勤奋,就拿李白作比较。喝上一杯酒,诗性大发也就一两分钟时间,就抱着酒壶名留青史了。贾岛可不一样,打好初稿,先大改,后小改,最后细改,花四年的时间,自己读一遍,哭一场,你可说他是做作,但我觉得他这更像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有时他写的诗,真得能有那么感人吗?那也不尽然。

那韩愈真是看错人了吗?贾岛还是有点著作的。“暮过山林”“寻隐者不遇”如此脍炙人口,不过贾岛早期的诗歌,基本上可以说是空白,说明推敲的结果还是有用的。

如果他当时没遇着韩愈,我相信他还是能够保持现在的地位,他靠的是自己而不是靠别人。我们也要学习贾岛,就如他一般,尽管自己处处不如他人,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梦想定能实现。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4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他是一位文笔优美,有情有义的诗人。

只要我有闲暇的时间,我便会沏一壶茶,坐在清幽的小阳台中,手持一本带着书卷香的《李商隐诗集》,啜一小口茶,在浓郁的茶香中,细品李商隐的诗。此时,我仿佛身临其境,也跟着李商隐来到他唯美动人的诗词世界里。

初识李商隐,是那首人人皆知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天到了,蚕丝吐完了,蚕的生命也就随之结束了。蜡烛为了照亮光明,驱赶黑暗,就算燃尽自身变为灰沫也在所不惜。这时多么有哲理的诗句啊!我的心中似乎也被李商隐种下了变成“春蚕”、“蜡烛”的种子!从此,我对李商隐有了更深入的钦佩之情。

李商隐是一个神话,虽不像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未来充满憧憬,告诫人们面对困难要鼓起勇气面对;又写不出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表明他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不像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样表现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情感。但是李商隐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他有他独特的风格,他写的诗构思新奇,优美动人,又情致深蕴,典丽精工,一直广为传颂,深深影响着我。当我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时,我如同和他来到了这个缥缈的梦境;读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夕阳西下的美景如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读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时,我仿佛看到他在灰暗的一生捕捉到了一缕温暖的阳光。

李商隐的诗句永远 ……此处隐藏3207个字……”字用得不够妥贴,改用“敲”字更妥当些。他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的动作,无意中走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们看见他这个指手画脚、自言自语的样子都觉得十分好笑,可他却浑然不觉。贾岛太专注于思考了,竟然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幸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非但不怪他,还和他一起讨论了起来。经两人商议,决定用“敲”字更好些。也因这次误打误撞,两人结为了好友,这件事在当时也成为了一段美谈。

我喜欢贾岛是因为贾岛思考时十分专注,在大街上边吟哦边做动作,路人笑他,他竟然不知道。如果是我们。在大街上比比画画,看见路人笑话我们,我们肯定会不好意思,可贾岛却没注意到,还在做自己的事。不但这样,就连仪仗队来了都不知道。仪仗队那么多人,走到他的面前,肯定会眼前一暗,可他都没感觉到。最夸张的是路人都让到旁边去了,贾岛居然也没有感觉到。可见他心中只有他心爱的诗句啊,完全不受世俗的干扰。要是我学习也能像贾岛那样,那不是我也能当诗人了?那我不是也能达到学习的忘我境界了?

贾岛热爱古典文学,对诗句字斟句酌,力求完美,他这种做事认真的态度,真让我佩服。我觉得这也是任何一位学生学习的榜样,我崇拜他,我以后也要像贾岛一样做事认真,争取更上一层楼。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12

杜甫生于712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人称其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歌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被称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官宦世家,聪颖好学。青年杜甫漫游山河,壮志凌云,途中结识李白。壮年杜甫困居长安十年,仕途不顺,生活艰辛。中年杜甫,逢安史之乱,肃宗即位,杜甫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再困长安。生平经历,使杜甫变得更加忧国忧民,同情广大的穷苦百姓,希望国家安稳富强,百姓丰衣足食。

杜甫的代表诗作有《望岳》、《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

《望岳》是杜甫在漫游时写下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堪称是千古绝句。诗人从望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泰山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这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体现了他当时的壮志与激情。

《春望》是杜甫在中年时期所写,正逢安史之乱,杜甫被困长安。他亲眼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的“望”表达了三种情感: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概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就是我喜欢的诗人杜甫,他写景的诗非常生动、传神,让我身临其境。更让人敬佩的是,杜甫写的许多作品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文风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13

若将文化比作一条璀璨的银河,那么诗人就是银河中一颗颗闪亮的繁星,我认为,最闪亮的非王昌龄莫属。

无论是那句刷爆网络的“青山一道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还是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是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亦或是那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不论是哪一首都出自于“七绝圣手”王昌龄之手。王昌龄,字少伯,是“四大边塞诗人”之一,有“诗家夫子”之称号。

公元724年,王昌龄27岁,王昌龄过阳关,出玉门,远赴西域边关。边疆的天空格外明亮,皎洁的明月,雄伟的城关,感慨之下,一首《出塞》涌上心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好像带着我来到了唐朝的战场,让我看到战火四起,黄沙漫天。让我看见浴血奋战的士兵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战甲。千百年来,无数的诗人都在讲述战场,即便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都不及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尽管千年已逝,王昌龄的诗篇从古至今依然是熠熠生辉,年少贫苦,却能勤学不辍;陈海沉浮,却能不忘初心,所谓的“七绝圣手”,圣的不仅仅圣在诗,圣的更是王昌龄那高洁挺拔的人格。

大唐诗人,或温暖,或豪迈,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颗闪亮的恒星,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这些恒星中,我最喜欢七绝圣手——王昌龄。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14

美酒一斗,佳诗百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哪位诗人能有如此能耐?哪位诗人能有如此潇洒?他就是妇孺皆知的“诗仙”李白。

从小我看《唐诗三百首》,就对李白的诗情有独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篇又一篇韵律优美的古诗在他笔下挥就。那时候,还不大懂得诗句的意思。记得爸爸说过,我小时候背得最多的古诗都是出自李白之手。

李白是一代文豪。他的粉丝众多,有的人为了追他的诗,从长安追到四川。杜甫也是他的粉丝之一。他的诗多数是出口成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等。想想看,李白也是个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天才”诗人,毕竟不是所有人努力了都能像他一样优秀。

李白又是个多情多愁的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就是李白在桃花潭与王伦分别时写的;“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这句诗,充分体现了李白的忧愁。一代“天骄”,人生路上也坎坷万分呀!

李白豪放、洒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如此豪放的诗句,也只有他能写出来吧!

李白,我最喜欢的诗人,他是对我影响最深的唐朝伟大诗人。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15

一提到唐朝的诗人,我们会想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诗人。但是我最喜欢李商隐。如:“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著名的诗句都出自李商隐之手。

关于李商隐还有一个他的传说,据说白居易还活着的时候,喜欢读李商隐的诗,还开玩笑说他死后投胎要做李商隐的儿子。结果,李商隐的二儿子就很擅长写诗,也很像白居易的风格。

你们一定觉得李商隐的日子很好吧。其实不是这样的,李商隐的一生并不算好,早年生活极为贫穷,从小担起了支撑门户的担子。为别人抄书,但从小聪明过人。后来他移居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父子等人。他参加了好几次科举考。但因受奸人阻挠,一度失败。后来在令狐楚父子的帮助下,最终李商隐终于靠自己的实力考上了进士。

过了一段时间,他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李商隐几次当县尉,最后都辞去。就在此期间,李商隐的一些好友和自己的岳父也去世了。他先后到四川京城任职,最后又返乡了。

这时他的妻子也病故了。在公元858年,李商隐病故了。

李商隐的一生一直处于李党与牛党的斗争当中,一直想发挥大志,但都失败了。李商隐这一生起起伏伏,一直努力考上进士,一直积极向上。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喜欢的诗人作文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搜券吧文库 www.soquans.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