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作文

闹元宵的作文

时间:2024-06-25 00:56:50
闹元宵的作文(通用15篇)

闹元宵的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闹元宵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闹元宵的作文1

“辞旧鞭炮催春潮,迎新锣鼓闹元宵!”刚刚度过新春,现在又迎来了热闹的元宵节,这不,你看,学校特地举办了“欢欢喜喜闹元宵”的活动呢!老师还叫我们和家人一起制作了花灯。

元宵节中午,书画廊里写上了“欢欢喜喜闹元宵”这七个大字,还写上了几幅春联,到处充满着元宵节的浓郁气氛。我们早早地把自己制作的花灯带到学校里,每班从中选出十个最漂亮的花灯挂在走廊外面,让大家来评选最漂亮的。其中,沈佳俊的“十二生肖”最引人注目,只见她的花灯外酷似圆球状,有十几面,十二生肖的剪纸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动物们就好像要从上面蹦下来似的,精妙绝伦、巧夺天工,非常漂亮。六年级同学们围着沈佳俊的花灯,议论纷纷,有的仔细端详了一阵子,说:“这个最漂亮,我就选它了!”有的一看见就坚定不移地说:“我死也要选这个花灯。” 沈佳俊的花灯赢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其他花灯也有很多人选。

元宵节猜灯谜当然也少不了,我运气一点儿也不好,答对的别人都已经答过了,剩下的都很难,我不会答,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天不绝曹(打一三国人名),我们都猜是曹操,但却不对,到了最后,所有谜语都被猜完了,只剩下了它一张,这张谜底到底是谁呢?这时,郭老师发话了:“曹操是魏国的,天不绝曹就是让他的子孙延续下去,魏严正好是魏国的魏,延续的延与严同音。”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唉,既然都已经结束了,就只能下次努力了。”

接下来轮到我们去评六年级的花灯了,六年级的花灯一点也不比我们五年级逊色,各种各样、颜色鲜艳,有星星灯,多边形灯,兔子灯……到处都成了花的世界。我一眼就看见了一个最与众不同的花灯,只见它全都是由红包组成的,像一个大火球在天空中燃烧,它有很多角,看起来一点儿也没有规则,其实很匀称,很漂亮,红包之间也弄得很牢固,真搞不明白,这么难做的花灯他是怎么完成的,我非常佩服作者的高超技艺,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活动结束了,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开心,通过这次活动,我跟了解元宵节了,还懂得了很多制作花灯的方法,这是我过得最快乐的一次元宵节!

闹元宵的作文2

元宵到,真热闹,大街小巷好热闹。赏花灯,吃元宵团团圆圆真美好。许个愿,求平安,全家幸福甜蜜蜜。元宵节,真热闹,同窗游玩齐欢笑,手拉手,围个圏,我们的友谊长久久。元宵节,真喜庆,我们的生活真幸福。

泉州被评为首个亚文化之都,于是我们校领导决定为啦弘扬民族文化特定举行啦一次主题为“欢欢喜喜闹元宵”的元宵游园活动。

校门前,拱门立;走廊上,彩灯挂;小吃店,人流满;喜气洋洋满学校。

欢快的乐曲似信号弹划过天空,示意着踩街活动开始。一个个干净的额头,甜美的笑容,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低年级的同学提着精心挑选的各色各状造型的花灯,合着音乐的节拍,迈着相同的步履。那一盏盏花灯犹如在漆黑夜晚的浩瀚大海上的指明灯,带领着我们这群有着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畅通无阻的前行。

古老的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是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看,三年三班的同学,穿着统一整洁的校服,在草操场上精心的表演。拍拍手,拍拍胸,拍拍腿,击掌转圈,简明的舞步是民族文化的见证。

走廊上高高地着我们绞尽脑汁、艰辛、精心制作的灯笼。譬如有乖巧可爱的小白兔;有活灵活现的生肖灯;有奔腾的骏马;甚至有能唱能转的走马灯。

空气中飘着浓浓的香气,不用想当然是我们班的元宵圆的香味啦!“我挤——我挤,嘿,竟然挤不进!”你肯定觉得奇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因为在我班的摊点周围有着“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差点连桌椅都被掀翻啦。维持秩序的保安被前来的买家挤到啦“十万八千里”,喊声则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啦奔腾喧嚣的大河。收钱的同学,被搞得晕头转向。老师呢?直喘粗气,汗流浃背。来买东西的同学,手拽着dollar,大喊大叫:给我,给我……买到汤圆的同学,脸上溢知足、快乐,边吃着丝滑顺口的元宵圆一边退出重重包围。当听到元宵圆买完啦,个个流露出失望的表情,心情一下子从天空跌落谷底,有的甚至泪珠在眼眶里打滚,赖着不做啦。“没想到,一颗小小的元宵圆竟有如此的名气!唉。”

每一件成功的事,都是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的。

闹元宵的作文3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朗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三块钱呀来一碗……”每当耳边响起这首家喻户晓且动人心弦的旋律时,我就总是想起家乡元宵节时的风俗——赏花灯,猜灯迷,吃元宵。

“正月十五时,家家闹元宵。”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自记事起,每一年的元宵节,父母就会带我赏花灯,闹元宵。元宵节绚丽的灯火,令我久久难忘。

然而,元宵节为什么要赏花灯呢?对于这个问题,母亲曾经对我说:“儿子,元宵节之所以要赏花灯,是因为汉明帝在位时提倡佛法,心系佛教。而正月十五日,就是众佛的吉日良辰。为了和弘扬佛法,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流传至今,这也就形成了正月十五赏花灯的民风民俗。

回想一下,五岁那年的元宵花灯会,仍然令我记忆犹新。

大约下午三人们就始准备元宵花灯会的“花灯”了。在大约七点时,我则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兴奋地走了元宵花灯会的现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灯会整个上空都布满了五彩斑澜,绚丽无比的花灯。向前跳望,龙凤呈祥,色如初署的灯笼数不胜数;扭头一看,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走马灯灿烂夺日;左边,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的龙灯精美绝伦;右边,独具匠心,色彩斑澜的礼花灯富丽堂皇。看到了这些精妙绝伦的花灯,我不得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感到无比自豪!

赏完了花灯,我们又猜了灯迷。猜完灯迷后,我们全家则迫不及待地吃起了元宵,同时也欣赏了精彩的歌舞元宵晚会。

通过参加这次的元宵花灯会,我收获了很多。看到了这些巧夺工天的花灯,我不仅为祖国悠久的节日风俗而骄傲,也为灯匠们细致用心,勤于探究的制作精神点赞。

如今,我已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小学生,想要升入好的初中,当然也需要付出工匠般的努力。希望我今后可以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也愿祖国今后更加繁荣富强!

闹元宵的作文4

这一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我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 ……此处隐藏5966个字……我总算是第一个猜出来的了!

我又四处张望寻找,无意中看到了一个谜面:《聊斋志异》。咦,这是啥意思?也没个提示。我对这道谜语很感兴趣,不觉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成语——鬼话连篇!这《聊斋志异》岂不就是全篇讲鬼故事的嘛!我过去一试,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对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别开心!吃完晚饭,我们在客厅里闲坐,等待电视里直播的元宵焰火晚会。八点到了,晚会准时开场。一会儿,放焰火了,“嘣”,一条巨龙呈现在眼前;接着,鲤鱼跳龙门;再来一个,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欢乐……我兴奋地说:“妈妈,我也想去放焰火。”妈妈说:“去玩吧,别伤着了。”

我和爸爸来到后院准备放焰火。爸爸点燃了“变色龙”,红、黄、蓝……霎时间天空里五彩缤纷,真美啊!我们小孩子挥舞着烟花棒走来走去,小烟花像无数美丽的萤火虫在一闪一闪地跳舞。接着爸爸放了“雨花”,金色的“花雨”从天而落,就像仙女散花一样。“小蜜蜂”也来凑热闹,“嗖”一声高高飞上天……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焰火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渐渐安静下来,我依然沉浸在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之中,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

闹元宵的作文13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一起到外婆家过节。这一天可热闹啦!你瞧,亭子那边正在举行“猜灯谜”活动呢!五颜六色的灯笼,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经把凉亭挤的水泄不通了:一些小孩子抬着头,苦思冥想着灯谜的答案;还有一些小孩子已拿到等米酒跑去问爸爸妈妈,根本想都不想,甚至连秘语的题目都不会看,不知道他那个脑袋什么时候会“生锈”......光看这些,就足以让我眼馋。我迫不及待的冲向人群,拿起一个灯谜,小心翼翼地揭开灯谜。我拿到的谜语是“双木非比心。(打一字)”什么?有这个字吗?“双木”是林,“心”是心,加起来是,呃,好像没有这个字吧?!我苦思冥想,想了各种可能的字:会不会是“梦”呢?那“焚”呢?不对,肯定有“心”字!双木没说是两个相同的字,会不会是读音相同的字呢?......

“想,对!就是想!”我兴高采烈的说出了这句话。赶紧找那个出灯谜的人。那人听了,说对,还递给了我一本书,是《鲁滨孙漂流记》,说让我要多“想”。我就这样得到了一件“战利品”。

回到家,桌上已摆好了丰盛的晚餐,门前已摆好了鞭炮。我正准备吃,门外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还没做好准备啊!结果被吓得直打嗝。

我们一家人坐在餐桌上,边吃晚饭边聊天。正当我吃着我最喜欢的汤圆时,从我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是有什么含义吗?果然不出我所料,外婆告诉我,汤圆有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县大多是由芝麻做成的。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做“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吃完饭后,外公又拿了一根又长又粗的香。

“为什么元宵节要点香啊?”我很是好奇地问外公。

“因为,是要祭拜祖先。”

“那为什么要点这么粗的香?”

外公没有回答我。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外公不是图偷懒吧?哈哈!

好一个闹元宵!

闹元宵的作文14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的来历中说,今天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了,大家都称是过“小年”,过了这一天人们就要恢复正常生活了。 元宵节一到,我们梧田街真是热闹非凡啊,迎花灯,舞龙舞狮子、猜灯谜节目多多。元宵节祭祖大家知道吧!在元宵节的前一天,一些人的家门口,都会摆一张长桌子,上面放了鸡鸭猪头和水果之类的祭品,就是祭祖用的。然后家团聚,一起吃元宵,以示幸福团圆的意思。 告诉大家,正月十五其实是上天的天宫大帝的生日。天宫的主宰是赐福人间,所以人们在这天的清晨准备了牲醴,祭拜天宫大帝,以祈求赐福。 元宵节在宋代就开始了,不过当时称做“浮圆子”,到明代才改称“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吃元宵。古时为年头佳兆,吃汤圆以象征合家幸福。

在元宵节的那天晚上,在我们家的周围响起了“劈啪、劈啪”的鞭炮声,病躺在床上的我一听到这声音,就知道迎花灯的来了。我和弟弟站在凳子上从三楼往下看。一写骑在马背上的人,穿着京剧人物里的服装,打扮成各种历史和传说中的任务,昂首挺胸的可威武了,这些马儿摇着尾巴,白白的身子,慢悠悠的走着,一副很自豪的表情。这些花灯走到哪里,那里鞭炮就如火如天的,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骑完了“八仙过海”,又迎来了舞龙舞狮子的,接下来又是一条长龙,绕来绕去穿梭在人群中。接着又传来了一阵锣鼓声,一排穿着整齐的锣鼓队出现在了面前,那锣鼓声整齐又有节奏感,又增添了无限的喜庆气份。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象一条游不完的长龙不断的在大街小巷中穿梭。 过元宵节时,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围在一起边吃着香甜的“元宵”边看着花灯走过,还有远近处天上五彩缤纷的烟花,真是幸福快乐,人间无限美好啊! 今天的元宵节过的真是开心,你们呢?

闹元宵的作文15

昨天是元宵节,可热闹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傍晚7:00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最好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

弟弟拿出了“圣诞树”,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各种个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还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时而“花”心中还绽开“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像“ufo”一样闪过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壮观,一家比一家希奇……终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闹元宵的作文(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搜券吧文库 www.soquans.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