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6 15:39:31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现反思总结以下几点: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教学设计以读为主,在学习过程中重视阅读感悟和体验,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读、分角色伙伴合作朗读、个别展示朗读等阅读方式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实践中自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又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另外“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二、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吗?这样学生说话既有了依托,又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师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得到了碰撞,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增量,进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在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并列出现,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从图到文,学习课文。学文后,我又出现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产生问题,进入下节课的学习。这样在观察的基础上,训练口语,发展想象,以培养创新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教学中采用角色换位,“你要是种葫芦的人,看了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四、教学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学反馈及应变能力有待于提高。在教学中,随时都有学生当堂的生成,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肯定,及时地促进学生,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好。这一点,我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另外,在听课时多多学习其他老师好的做法。

2、教学语言的再精炼。我觉得在教学时,语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确些;语言的目标性应更明了些。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不断地钻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2

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变序阅读的方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中间两段。在指导学生读中间两段时,学生很感兴趣,读得兴趣盎然,比如我在教学时,我抓住描写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等重点词句,让学生抓关键词、关键标点符号等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想象、感受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思想感情。

但是在提问“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学生回答不上来,他们不明白葫芦和叶子的关系,可能在教学时,我设计的问题不到位,下次多多思考。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来表达出情感。

在《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下面一个教学片段:

师:读了第一自然段,你们眼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等。

师:谁愿意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生: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c

师:你读的真不错!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把“挂”读重音呢?

生:我喜欢“挂”这个字因为我每次读到“挂”时我仿佛看见有几只小葫芦挂在藤上随风飘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所以我读时重读“挂”觉得张衡说这些话时相信自己说的是对的,很有自信。所以我就把“就”读成重音。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哪位同学也来读一读呢?

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把“雪白的”读成重音,为什么这么读呢?

生:因为我要让别人知道葫芦花的颜色是白色的……

师:你们理解的都很好,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大家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教学反思:

在此片段中,我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学所表达的意思,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在朗读中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学生在朗读中提高了朗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文章的内容是由语言表情达意,其意境是读出来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在生活中他才能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从而逐步形成并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素养。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4

我上小学时就有这篇课文了,也就是至少12年前就存在了(我20xx年小学毕业)。为什么她的生命力如此强盛,重编教材都要把她保留下来。她到底有什么样的教育含义以至于打动了大家的心。我读了几遍,并没有觉出什么高深的含义来。那个读书人只要葫芦不管葫芦叶生命的作法是错误的。小孩子们都知道没有葫芦叶也就没有葫芦的道理,都觉得这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这篇课文是不是太幼稚了呢?

况且,当我第二次和学生一块学习这篇课文时,还是一头雾水,不懂这个寓言的寓意,第二课时,我们进入了课文评价阶段,你认为这个种葫芦的人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学生意见自然一致,“不对,没有叶子葫芦就死了。”我觉得课文似乎已经不用再进行下去了,我没什么可引导的了。我就讲了一些生物知识:我们来总结一下植物生长的规律: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为什么不是最后才结果呢?你认为叶子对植物来说有什么作用?叶子对于树木相当于人类身上的哪一种器官呢?是像树木 ……此处隐藏9324个字……外拓展

学会了这么多道理,老师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们的小朋友变得更加懂事和可爱了。想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个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孩子们编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朋友,老师们听!

下课,孩子们再见!

附板书:

h lu

23、我 要 的 是 葫 芦

蚜虫

叶子 落了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西师范版二年级一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忽略了过程

以下我就以我自己上的《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片段进行评析,从而反思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

片段一:

师:请孩子们去自由的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生汇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

师:你们是找的这些句子吗?老师找的也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把找到的句子读读。

师: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

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

长满绿叶,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

雪白的小花,(雪白,洁白)

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

师: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不想去看看?(想)(师指导观察图片)

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图文课件)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以后,藤上了几个。多么的小葫芦哇!

(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的读一遍。)

师: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师: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

生: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很大很大;

生;长得塞过大南瓜;

生:长得塞国大西瓜;

生: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

在这个片段中,我以文本为主,让孩子们自己找到描写葫芦的地方,先从文本中体会葫芦的可爱,训练学生的朗读,读出葫芦的可爱。再观察图片,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孩子们的朗读情绪高涨,然后进行填句子,为达到诵读的目的做铺垫。在这个片段中,我从文本到图片,从抽象到形象,训练孩子的朗读能力,让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到葫芦的可爱,在喜爱的情绪中展开诵读,从而也达到了积累这些优美词句的目的。

片段二:

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那个种葫芦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很好;

生:很好,很开心;

生:很兴奋;

生:急于心切;

我请孩子们带着自己的这些感受来读这个句子。这样孩子们既表演出了盯和自言自语,又读出了自己体会到的心情。

任何的朗读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解基础。没有理解便读不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色彩。但我们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是使孩子喜欢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没有要求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故教师这时应起到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习渐渐地积累起朗读的技巧,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我觉得这是我这一堂课中所不足的。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做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由于自己太年轻,教学经验不足,课堂驾驭能力不成熟,导致了课堂时间没把握好。最后的环节是扩散思维,以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为开头续遍一个小故事,没有完成。这堂课学生学习和朗读的氛围都很浓,但是我有很多次都没有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进行启发,没有给予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在学和读的过程中,我没有注意到个性评价,没有对他们取得的进步给予即时的肯定和赞美。但我相信,通过我今后不段的努力,我一定会慢慢的走向成熟,在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做一名恰如其分的给予者和引导者。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2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感受到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在提高,进步,当然更待进一步提升。例如,在教学的后半部分教学上的拖延,由于当时忘词了,所以感觉好像绕弯子了!我体会到了学生的精彩就是课堂的最大的精彩。教师的教学要立足课堂,立足学生,课堂教学才会赋予生命的魅力。

本节课孩子们的表现要比平时课堂表现要好。但是通过我对孩子们长期以来的观察及了解,个人认为本节课孩子们并没有展示出他们最出色的一面,没有把最好的效果展示出来。这给了我在教学中新的思索。希望通过课下的学习,我能够找到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孩子们优异一面的突破口。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3

本堂课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读得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

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课文之初的情感基调定得准。我主要利用了观察法和范读法,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没有对课文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不用再进行指导朗读技巧,学生却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来传递感悟到的文字间包裹着的思想感情。

除了运用课文形象的插图外,教师的范读也起到不小的作用。教师范读时的情感就直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一些朗读的技巧渗透到教师的读中,学生在无意地模仿中就学会了朗读的技巧,在多次地练习里形成朗读的技能。这样做比纯粹地教给学生空洞的朗读技巧的效果要理想得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以前我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不讲授,才是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弄得自己在课堂上不敢多讲,有时该讲的地方也不讲,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得不到教师的点拨,学习效果很差。一节课下来,学生疲乏,教师劳累。在这堂课上,教师范读的地方不少,谈话煽情的地方也有几处,但是并没有妨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得很自主。

现在我才明白,教学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范读、谈话,这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同样让学生学得自主。在课改的今天,在崇尚新形式的课堂上,却得不到好效果的困惑里,我们该反思什么才算真正的自主学习。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搜券吧文库 www.soquans.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