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读后感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

时间:2025-02-24 11:24:51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1

《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书中主要讲述了他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及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等的各个方面,现在我看到书的一半左右了,这本书里讲的很细致入微,讲到的案例也很典型。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深的一个感觉是“快乐”,他的孩子们很快乐,阿莫老师也很快乐。

开学第一天,老师亲切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这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因为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开学第一天,原本老师根本不认识他们,所以在开学前他对着照片上的样子一一记下了每个孩子的相貌和名字。我们试想一下,当孩子与你第一次见面时就听到你准确叫出他的名字,孩子心里该会多么激动与快乐。而且老师还一一与孩子握手,这时孩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从而他们也会来尊重你。在第一天的第一堂课上,没有行为规范的宣讲,老师也没有严肃地说:“你以后就是学生了,学生应该怎么怎么样,不能怎么怎么样”,如果这么说了,那孩子就会觉得被束缚了,从而不喜欢学校,不喜欢成为一名学生。阿莫老师是让孩子们直接进入有趣的教学课堂,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

课余时间,阿莫老师提出了课间休息的教育学,也许我们觉得在课间,学生只要“不乱跑,不损坏东西、不打架、不欺负同学”这就够了。其实并不够!阿莫老师给他的孩子们准备了简单的运动设备、画画用的大张白纸、以供欣赏的美丽图画、彩笔、各种有趣的单词、成语卡片等等孩子们能安全、文明地去玩的东西。这样孩子们就不会闯祸,而且能更好地让他们得到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儿童是活泼好动的人,是渴望改造的积极幻想家。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实现他们渴望的有组织的环境。不过,在这个环境里没有用手指指着的威吓,没有对调皮捣蛋的后果的警告,也没有道德说教,有的仅仅是对他们的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还有就是周末,我读到最窝心的一个情节是:一个男孩在周六的早晨醒来,起床后就要去上学,他妈妈就说:“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我们在家休息。”男孩说:“为什么不能去学校休息呢?”看,孩子们已经爱上了学校,爱上了学习。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2

最近读了苏联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写的《孩子们,你们好》,收获颇丰。一个几十年前外国教育工作者所思、所做,对于当今中国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还是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从几个关键词谈起。

一、共同的困扰。阅读外国教育专著,我往往不为中外教育现状、政策、方法方面的差异烦恼,而是为它们所面临的相似问题和采取的类似策略而感到惊奇。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人种、国别、文化的樊篱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全世界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儿童以及儿童教育的挑战是相同的,这也给了我们阅读这本书的理由。

二、教育的热情。如果是一个早已厌倦了学生和教育职业的人,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他除了重温一遍他在白天经历过的烦恼之外毫无收获。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他对于孩子们、他的教育事业的投入和热情。他可以在新学年头天晚上对着学生照片记住每一个人的名字,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与学生打招呼的语气,他像与恋人约会似的急切着想与他的学生见面……热情、投入、付出、收获,我想这也许就是幸福的真谛。

三、改革的勇气。教室一旦关上门,就是教师的舞台和天地。你在这个世界可以决定让学生学会什么,怎么学会,获得哪些学习体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强大的,每个学生在他生命和思想旅程中会留下教师的深刻的烙印。所以我们要学习阿莫那什维利对于教育改革的勇气,努力进取勇于创新,让学生的未来(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未来)留下你自己的印记。

四、理性的思索。这部书就是一个教育案例论文,从教育前的思考、到教育实践和改革、到理论的思考和提升,完整地展现了教师教育研究的全过程。现在我们普通教师最缺乏的就是这一步。我们往往能够对遇到的教育问题做一些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但缺少理性的思考,更缺少对问题的科学研究以提升到理论思考的这一层次。如果不这么做,教师就不能通过反思提高教育水平,当然也形不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3

我们经常说: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早在春秋战国时老子就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更有千古绝唱“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国时的刘备在临终前更是告诉自己的儿子刘阿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谆谆教侮告诉我们:做事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教育亦是如此,如果你读过《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那么你一定会有这样一个体会:教育是一种关注细节的艺术。

《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着,这也是他的教育自传。教育无小事。对成人来说不值一提的小事,对孩子来说也许就是天大的事。教育家阿莫纳什么维利把孩子们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得如此精细,如此投入,让我感动。

在开学的前夜,他把即将成为他的学生的孩子们的照片拿到家里,排放在桌子上,一张一张地看,一一看每张照片后面写的名字,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在心中默默地和他们对话,并记住了每个孩子的长相和每个孩子的姓名,这都为了在开学的第一天能叫上每个孩子的姓名。想一想,我们一个学期下来,能记住每个孩子的姓名吗?当我们记不住孩子的名字时,提问题的时候,只能:“你来”,“你回答”或者说“某排第几个同学”,但是,如果在开学的第一天,你就能叫出学生的姓名,他的内心该是多么惊奇,多么温暖啊。

每堂课开始时,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都会向孩子问好,说:“孩子们,你们好”。也许,我们也会说这样的话,但是就是这样一句平常的问候语,教育家却费了很大的功夫,他反复练习,反复推敲每个字应如何说,这句话的语气应该怎样。为此,他在回家的路上练习,在家里练习,在别的老师的课时学习、揣摸。最后,教育家才觉得满意。教育家认为说这句话时要有丰富的表情,要充满爱与热情,让每个孩子听了要觉得温暖。想一想,上课前我们如何给孩子问好的呢?()当学生向我们问好时,我们是如何应付的呢?我们上课时,学生会起立并齐声说:“老师好”,我们一般是例行公式地说:“同学们好,请坐。”说这样的话时我们是否充满感情,充满对学生的爱呢?

教育家还有很多教育细节让我们感动,他把每个细节,把每件“小事”演绎得如此精彩,做得如此精致,让我们感动。事实上,关注细节,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层次的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爱,是滋润大地的春雨,是温暖心灵的阳光,是幻化明媚春天的鲜花。这种爱与关怀更能引起学生心灵世界的共鸣,更容易走近学生 ……此处隐藏3210个字……用自己的“爱”和“理解”去帮助儿童,为他们今天和明天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最后,我想用《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阅读心得:“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的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8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已经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深深的爱。爱学生是做老师的天职,就像爱父母、爱兄弟姐妹一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学识上、品德上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塑造学生,让他们觉得人间处处皆温暖。只有付出了爱,爱教育、爱学生,他们才会爱你,你自然也能从爱中得到乐趣,从爱中得到信心和勇气。在爱的环境里,学生没有陌生感,没有压力,没有束缚,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望。“孩子们在学校里无分数行吗?”带着对这个问题的疑惑,我拜读了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孩子们,你们好》。作者以教师口吻,用艺术的手法,生动、形象、具体的描绘了他和他的学生在小学四年里的教学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教师对孩子的热爱,对教育的执著。其中让我感触很深的一点是书中教师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而且善于做好家校沟通。每个学期开学前的一周,当很多人还留恋于假期的休闲之时,我们这些老师可以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在备课、在研读教育书籍,还是……书中这位老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开学前的日子里,他把每个学生报名时的人事案卷都拿回了家,注意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在翻阅资料的同时,老师似乎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嗓音和笑声,这种被他称之为“叽叽喳喳”的声音,因为他觉得儿童的喧嚷就是欢乐和愉快。 “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的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

阿莫纳什维利的这经典教育理念更让我震撼。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具有爱心的'老师!开学的前一周,老师还给即将要进入校园的孩子们都寄去了一封祝贺信,祝贺孩子们即将进入新学校,并且告诉他们怎样找到自己的班级。不用说,这封信在开学之前孩子们已经不止一次的找他们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读过了。无需验证,这些信一定会被孩子们珍藏在自己的枕头地下,因为这些用彩纸写成的信,是它的第一位老师直接寄给他本人的。这样的老师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更加喜欢新的学校,新的老师。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9

最近,看了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文章不厌百回读,这部著作具有惊人的魅力。它的体裁、写作风格别具匠心,不落俗套。在其中叙述的一切,似乎都挺简单,其实这是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所获得的对儿童进行教学的经验结晶。读了这本书,感受颇多:

通读本书,时时刻刻不被阿莫纳什维利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对孩子们无私的关怀所深深感动!开学第一天,老师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还是要花一番功夫的,他仔细翻阅36个孩子的人事档案,用心解读每一个孩子,希望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时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记住每一个学生。反思自己,虽然也留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却从不曾如此细心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尚不曾时时刻刻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切。开学前更不会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事实上还不曾知道自己的学生是谁,好在自己十分重视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期待着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笑脸,更希望他们能从内心立刻喜欢上我。

在书中写到:“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学科学的秘诀,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做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教育孩子要蹲下身子,要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孩子看到角度不同,要换位思考。孩子有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倾听孩子,不能用大人眼光来看孩子,我们老师要永远记住,相信自己教给学生和学生教给自己的一样多,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一道幸福成长,那才是理想的学习和真正的教育。

阿莫钠什维利对学生的爱不仅表现在为孩子着想,而且表现在尊重孩子的心灵,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的一点一滴中。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全心全意地关怀孩子的生活。当学生过生日时,他会用各种方法为学生过一个难忘而特殊的生日,当学生为作业中的红线批改,而感到伤心,自责时,他会及时改进,当学生出现纠纷时,他会因势利导,当学生顽皮时,他不去压制,而是引导……如此多的教育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他把儿童看做是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自我,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设身处地的为儿童着想,诊视他们的感情,愿望,需求,以他们的乐为乐,以他们的忧为忧,与孩子心心相通,与孩子打成一片,成为孩子的“自己人”,“朋友”。这种境界不正是我们每个做教师的都应该去达到的最高境界吗?

“孩子们,你们好。”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已经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深深的爱。爱学生是做老师的天职,只有付出了爱,爱教育、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你的教育教学才能更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更有效。怎样是爱学生呢?儿童的个性与情感、需求不同与成人,教师应该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理解儿童。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洞察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儿童的行为举止,才能更好地与儿童进行互动,使儿童自愿地接受教育,快乐地学习。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10

最近,我读了《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的序言和第一章内容,从中真正感受到了阿莫纳什维利教师对教育的投入和激情。同时,这也非常适合我们教低年级的老师去读、去照着好好做一做。

首先,让我佩服的是作者把他的学生当作是自己的老师,因为他觉得只有这些孩子将授予最高水平的师范教育,可以从孩子们那里更多的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作为老师可以从自己的学生那里知道自己也是一个接受教学和教育的人。有时,我偶尔也会以学生为老师,但这在我还是做的远远不够的,我们老师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办法把自己认为对学生有好处的知识灌给他们,很多时候是强制的。我会向这本书的作者学习的,做学生的老师,做学生的朋友,也做学生的学生。

还让我感动和受到震撼的是作者对待自己工作的那种认真的态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开学前一周他所做的准备工作:他把学生们的人事卷全部拿回家去,来了解每一个儿童的情况,从人事案卷中取出他们的照片,把他们一张张地排列在桌上,在作者的耳畔似乎想起了孩子们的清脆的噪音和笑声,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而做好了充分的给孩子们见面的准备工作。亲自给将进入自己班级的孩子写一封信,告诉孩子们他已经长大了,老师将在教室里欢迎他们的到来,告诉他们老师将开始和他们一起过一段快乐的学校生活,作者这种对教育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回想自己,从来没有在假期提前关注自己将要教的孩子。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对学习比较差的孩子常常缺乏耐心。总的来说,态度决定一切。

在第一章中不光让我学习到开学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更不能忘记,用最亲切最美好的声音说向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好!阿莫纳什维利教师说:”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已经爱的入了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作为教师,特别是我们从事教学对于刚入学的6岁孩子的老师,更应该爱孩子,尊重孩子的心灵,视孩子如朋友,视孩子如老师,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喜欢我们,对我们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以至于不厌学。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搜券吧文库 www.soquans.com 版权所有